菸商謊言錄 A --- 公共場所全面禁菸,餐飲業生意變差?
全面禁菸增加客源
目前酒吧、小吃點、KTV、小規模咖啡店等目前依然煙霧瀰漫的場擔心客源會因全面禁菸而流失。但恰恰相反地,全面無菸環境會刺激人們出外消費與用餐。
目前的狀況是相關營業場所因普遍的中央空調而菸害瀰漫不散,大眾所不知道的是,一支點燃的香菸可停留在空氣中數小時,長時間持續傷害工作人員與一般顧客的健康。這個情形逐漸不能被進步社會所接受。倘若由政府立法規範室內公共與工作場所全面禁菸,不僅因為全國一體適用,不會有顧客排擠效應(有的地方可以吸菸,有的地方不可以,尊重在公共場所不吸菸的文化規範將無從建立起)。
全面無菸餐廳會吸引更多的非吸菸者前往消費。從國外的經驗得知,酒吧等相關業者剛開始也是群起反對,因為他們不了解禁菸政策對她們在經濟上與健康上都是無比的好處。以台灣來說,70%的非吸菸人口,會因為無菸環境而增加外出消費的誘因,佔30%的吸菸者卻不會因為全面禁菸,而選擇待在家中,事實上多數吸菸者也討厭二手菸,甚至因為避免二手菸而吸菸因此增加了吸菸量。無菸社會下,吸菸者的行為會轉變為每當菸癮來時,習慣地到戶外門口吸菸,無形中也減低了他們的吸菸量。
事實上,去年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的研究,針對台灣地區所做的全國性抽樣調查顯示,全國雇主及員工對無菸職場的支持度分別高達97.7%及85.2%。衛生署自己內部所推動的無菸餐廳計畫案亦顯示:高達91.1%的非吸菸者及73.6%吸菸者支持政府推動無菸餐廳,並且有92.6%的民眾願意前往無菸餐廳消費。即便少數業者擔心吸菸客流失,但當全國業者有政府法令禁制支持時,且全國統一實施簡單、明瞭的全面無菸環境,所有室內場所都一律不准吸菸,無菸環境文化與社會風氣將被快速建立起來,吸菸者知道全國統一規範是如此,而不是不同公共場所有不同的規範,自然不會將能否吸菸當作是否前往消費的考量。國外的無菸餐廳與無菸酒吧政策實施後生意更好,業者一反過去反對無菸環境的態度轉而支持,例如紐約市從2003年開始室內及公故場所全面禁菸,當時酒吧業者群起反對,但紐約市長Bloomberg堅持無菸紐約政策,經過一整年的實施紐約餐廳與酒吧的營業額額反而上升了8.7%。無菸環境因對消費者與工作人員的健康大有助益。新加坡、紐約及愛爾蘭等數國家的餐廳與酒吧的經驗接皆是如此,不抽菸的人更願意光臨久待這些休閒場所,不僅無流失客人之虞,客源反而增加,這項政策在所有實施的國家都獲得成功並深受廣泛支持,是除了菸商利益團體外,一個各皆贏的方案。
例如菸商借勢炒做此議題,是意圖模糊調菸害防制法的真正焦點-阻止菸商以傷害吸菸者健康與生命;換取巨大利益的行為。過去幾週,菸商與其發動的相關業者,將菸害防制修法描述成對個人自由與商業自由的侵犯,並大舉發動其所支持的立委用盡各種手段在立法院干預菸害防制法的審議,本會給予最嚴厲的譴責。

1 Comments:
nice done
Post a Comment
<< Home